跳至主要内容

医盲:浅谈相应

   这是一个近乎玄妙的话题,是一个非常难说清的话题,也是一个最容易遭到诘难的话题,但是不说也不行。因为这个概念,对理解后面的很多观点都很重要。

  那么什么是相应呢?相应有相互融和、相互感应、相互吸引的意思在内。

  一般常说的同气相求,就简单的说明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但相应的问题,不仅仅在气的层次,我们在了解了物质的三个形态的概念之后,就不要局限于气的层次去理解问题了。

  想象一下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应的概念。但是相应的范围绝对要比万有引力来的深细复杂。

  相融,比如在物质的层次,水水相融,油水不融,就是一个粗浅的例子。

  现代科学的万有引力,也应该算作质质相应的范畴。比如能量的层次,热量和热量的融和,光和光的融和等,可以想象,同样的道理,能量之间也有万有引力,只是因为能量的质量很低而被忽略而已,可以判断,两条平行的光线,在没有任何外力场的作用下,最终必将相交融和,这纯粹是从理上判断,因为没有学过,不知物理学上是怎样说的。

  到了信息的层次,融和就更加的玄妙,相同性质的信息,相互呼应融和是非常奇妙的事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爱好相同、性格相同的人容易引起共鸣,这也是相应的一种。

  生活中还常常遇到这样奇怪的事情: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见面就特别投缘或特别的抵触,这也是相应与否的表现。只是这种层次的相应,不像质的层次那样容易被发现和证明。

  为什么说,讨论相应的问题,会和我们谈论的锻炼有关呢?我们在谈到锻炼的层次中提到过,锻炼,有锻炼精(物质)气(能量)神(信息)三个大的层次。

  锻炼的方法,有调身调息调心三大类别。和人体物质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躯干肢体,所以,我们知道,调整我们的躯干肢体,对于我们的身体物质有影响,也就是说,锻炼中的调身,是和人体之精(物质)相应的。同样的道理,体内之气,和我们人体的什么行为最相接近呢?呼吸。表现为无形有质轻扬漂浮的特点,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特性,所以他们是相应的。也就是说,呼吸的锻炼,最容易引起体内"气"的感应而产生气感。那么意识的锻炼,和人体之信息系统相应(参见人体有个西太后),也就好理解了。

  其实相应,在各层次都有非常复杂的表现,我们只是提纲切要的说说,为的是要大家建立这样一种概念。

  在其他的地方,会随时的用到。比如,佛法里面讲,当一个人思考宇宙人生的真谛的时候,就是和无始无明相应了,只有相应了,你才有可能去打破无明找到真谛。

  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玄妙难解,我们不妨再加以简单阐述,按照佛教的说法,无明的种子深藏在八识心田,久远劫来一直跟随着我们,因为无明的存在,我们才六道轮回,流浪生死,只到有一天,我们开始思考宇宙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会生为什么会死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他的根源是什么等等,那么意识这样升起,就和无始无明的种子相应,因为相应而升起探究之心,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让无始无明种子变现只到变成清净种子,在佛法里面这叫打破无始无明,见到本来,才有可能跳出轮回,脱离生死。

  这里说的相应,就是非常深细的相应,科学仪器是无法对其验证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容易遭到科学人士的责难),只有亲证的人,才能知其法味。我们在简要介绍佛法原理的时候,再加阐说。

  转依简单理解并不复杂。比如,你找到党组织了,然后完全按照党的要求身体力行,你将成为一个好党员,完美的党员。

  比如学佛的人找到真心,一看,哦,原来真心不在六尘上分别烦恼,原来真心如此这般,原来真心不戒而戒,原来真心慈悲平等,原来。。。。。。(可参考六祖悟道后之何期。。。。。。等等描述真心子经典祖语),然后,你的意识心也和其光同其尘,依靠所了解的真心德性来修行,这叫悟后起修,慢慢你的六识心就会渐渐符合“本来之道”而转识成智。

  这些外延的工作,近代做的人太多了。虽然有的根本出发点不一定正确,但是在某个方面而言,并无不妥。

  本来想做要做的是循枝寻根,让大家把握根本。外展的工作,就留给各位自己探索吧。

  并且,相应、转依,是属于根本的简要。

  闻思修,先听闻再思维。不问缘由就坚信,那是宿缘。佛法是不怕思辨的,就怕你思辨不清。

  物理学中的光线发散,想必应该是四周互相作用的东西太多。因为不可能有纯粹的环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最常见的相应的表现了。

  比如锻炼的功法很多,摆在那里,但是你就是对有些方法感兴趣,有些不感兴趣,这也是一种相应的表现。

  再比如网上,大家都不认识,你也许会看到一个网名就觉得亲切,但是有些网名你一看到就觉得不喜欢,这也是一种相应的表现。

  有些文章,你还没有看下去,已经觉得看不下去了,有些文章瞟一眼就想继续看下去,这也是相应的一种表现。

  对于自然万物,风景啊、动物啊、美术作品啊,等等,都存在这种情况。

  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是在是太多了。

  至于相应后和相应的人或物之间的关系,互相的影响,医盲准备另文撰写,那也有一个名词,叫“转依”,只是这个话题更难写,在脑瓜里面酝酿了好久,都不知如何开笔。郁闷,大概是和这个题目不够“相应”的缘故。

  如果不相应又想相应,这是个很矛盾的话啊,只要想,就已经相应了。相应后要有更多的结果,就是下一个话题“转依”里面说的了。

  医盲想写关于转依的话题,已经是相应了,为什么医盲又说不够“相应”呢?那其实是医盲因为学识不足,难以下笔的缘故。

  这就引出你问的一个问题了(你问错了,但愿我理解对了),怎样更“相应”,其实就是怎样“转依”,相应以后,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掌握乃至融和的问题。

  很简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然后总有一天,你能!比方说,医盲要写转依的话题,底蕴不够,但医盲又坚定的要写,只有努力的去学习、思考,等到融会贯通了,下笔如有神,自然水到渠成。

  同样的道理,我想要进行深层的锻炼了,非常的想,信心也很坚定,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那么学习理论、理解功法、寻师访友等,都是行门所必须了,或者这些叫做正式修行的前行、基础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再比如,有些人就对佛教有好感并且想要深入,那么他就需要寻找善知识、学习佛法理论、了解佛法常识进而实践佛法,最后一步一步的深入,只到最终成就。

  另外,在相应后转依努力的每一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一个相应转依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阶段性进步的问题。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就是这样的过程的生动描述。因为疑(不知又想知),就已经和这个问题相应了,然后通过努力,明白了掌握了融汇了应用了,就是转依的过程。这样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由无数小的相应转依完成一个大的相应转依。

  小事有相应转依的过程,世事万象也是相应转依的过程。在佛法里面的解释世事变化时,有一个词最为常用,那就是“众业所感”。不管一地、一国乃至地球、宇宙,万象发生,无非众业所感。这是相应的大的方面说。

  这些话题如果被不懂的人或别有用心的人来批判的话,可能会套上宿命论啊神秘论之类的帽子,但是真正理解或研究传统文化的人,应该会知道是在说什么的。

  心里想,可归为内应,外在实际发生,可归为外应。这是对相应现象的归纳分析。

  按照佛法理论,一切都归为“内”应,当然这里面道理深邃,要探讨起来可就是长篇巨著不足以说清明,以医盲现有能力,远观还只是浮光掠影,遑论深入研究,所以自知之明点到即止。

  要是分要解说相应和缘分的关系,按上面几位所说的分类法,缘属于内应,分属于外应,有缘又分,诸事凑成。之后乃行转依之功。

  转依的问题,还没有展开,容后有机会再说。简单的提提,比方说,有的功法,开始讲究注意呼吸,叫做心息相依。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丹田气发,这时候要舍息从气,叫做心气相依。当气循经通脉的时候,要舍气从脉,叫做心脉相依。气脉通畅气纯生光,又要心光相依,光纯化音,又要心音相依,此光和先天神意相应、、、、、,终归一心,而心心相依,然后、、、、、、,每个阶段都有相应、转依,再相应、再转依,不断进步的过程。

  如果都能修到“高级”,就一定殊途同归。

  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调对波段,这个形容能够帮助理解。

  “在因、缘、果作用下,相应就出现了。”,或许这样说更细:有因即相应,有缘始转依,现行是果成。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武昌站面馆老板被枭首(血图慎入)

这是一件令人发怵的血腥案件。人间戾气带太重,社会怨气太深,脆弱的生命湮灭得如此仓促,几乎无法让人找出业果报应的轮回。

雷洋之死完美官收(多图)

◆ 雷洋之死真相何在 雷洋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也是中共党员,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工作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生前职务是协会生态文明中心主任。他和妻子育有一女儿,出生才一月。事发当日5.7,雷得电去机场接奶奶等人,途中被蹲守的地方警员以嫖客身份控制,经几小时的纠缠,雷不幸身亡,当日正好是其结婚纪念日。

谷歌blogger平台建立国内可访问博客攻略

一、最近关于网站的想法 建立个人独立博客,从不会到目前基本能简单搭建已经过去了3、4年了,在我最初接触到的wordcodess到dede再到discuz,这个过程以前写过一篇 文章介绍 。当时是抱了多大的希望在这上面,自己看看都觉得愚不可及,在这过程中我注册过不少的域名,换过不少的网站标题,从上手wordcodess再转移其它阵地,……哦对了,我还用xiuno轻论坛程序弄过一段时间论坛……,到近期在wordcodess坚持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林林总总,前前后后,一句话:折腾博客本身比写博客用的心思更多,这样的历程当然是走歪了。但是这几年下来,自己虽然越来越懂一点网络异事,设置不少模板主题功能,到头来,翻翻自己以前所写的少许原创文章,更多的感觉是空洞与荒芜。为了让经常翻看博客内容的自己不感到平淡无味,将更多的心思汇焦在如何写出有价值的博文,这是每一人博主老生常谈又难以持续的事。